Skip to content

再读《明朝那些事儿》

最近,又开始重新读了《明朝那些事儿》,

实际上,我很喜欢这本书。

但并非因为他描述了真实的明朝,

实际上,我不觉得书中的历史是足够真实;

也并非因为他的文字特别深奥,

实际上,这本书还是比较容易读下去的。

image.png

我觉得,

大概是这本书用较为大众的语气,

描述了那一件件非常规的事,

写出了那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人,

从而让大众能了解明朝相关的事。

image.png

回想起,在初高中的历史书上,

能看到的人和事,

大多也会被贴上忠奸、好恶等标签。

但那也只是那人或事一个面相,

但并非全貌,

也许这些都应该用多维度看待。

我对这本书的几个关键词如下:

“人”、“事”、“路”。

复杂的人

历史能记录下的人,

大多以忠奸、善恶做标签,

但实际上,人可能是最复杂的。

  • 严嵩:年轻自称“不与奸人同伍”,中年权倾朝野,晚年抄家流放,穷困而死。
  • 徐阶:早年理想热烈拒附权臣,中年斗严嵩二十年终为首辅,晚年亦被抄家。
  • 张居正:少年立志改革,中年首辅推行“一条鞭法”显赫一时,死后被万历清算抄家。
  • 胡宗宪:少年胸怀海防,中年抗倭有功,依附严嵩得势,严嵩败后入狱,自缢而亡。

一个标签是无法代表一个人的,

忠与奸、善与恶,也不足以归类。

大多时候是,

理想和现实的妥协吧。

image.png

非常规的事

  • 长期不上朝:嘉靖、万历均有数十年不上朝的做法。
  • 东厂、西厂、锦衣卫:明朝的特务机构较多,衍生出三个名称。
  • 永乐大典:明永乐年间编纂的巨型类书,收录古今典籍万卷,两万余人耗时五年编成。

image.png

选择的路

  • **海瑞死谏:**抬棺上书,以死明志。
  • 李时珍不做太医:放弃仕途,跋山涉水,写下《本草纲目》。
  • **于谦为国为名:**文官危局挺身力挽狂澜,保卫北京。
  • **徐霞客游记:**放弃功名,踏遍山河,留下徐霞客游记。

image.png

当你了解了上面的人和事之后,

也许你也会发现,

原来人可以这么复杂,

原来事情可以这么荒诞,

也许你周围也有类似的人和物。

但“存在即合理”,

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多样,

但也许因此我们有更多选择的路。

最后用书中的话结尾吧

"我所述说的,除了历史,还有很多东西,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:

权力、希望、痛苦、愤怒、犹豫、冷漠、热情、刚强、软弱、气节、度量、孤独、残暴、宽恕、忍耐、邪恶、正义、真理、坚持、妥协、善良、忠诚。"

image.png

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.